图书介绍

农药应用大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农药应用大全
  • 虞轶俊,施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2624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10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627页
  • 主题词:农药施用-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药应用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2

基础篇 农药应用的基本常识2

第一章 绪论2

第一节 世界农药的发展概况3

1.1天然植物药物和无机药物时代3

1.2有机合成农药时代4

第二节 中国农药的发展概况4

2.1中国农药发展的三个阶段4

2.2中国农药发展的特点5

第三节 农药开发的发展趋势7

3.1农药发展的趋势7

3.2农药开发的新特点7

第四节 农药防治在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9

4.1农药防治法是人类防治有害生物危害的必然选择9

4.2农药防治法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贡献10

第五节 农药防治法的基本特征11

5.1对有害生物的防治高效、快速11

5.2对有害生物作用方式的多样性12

5.3农药使用方法的灵活性12

5.4农药使用高活性、剂量低12

第六节 农药防治的负面效应与减少负面效应的途径12

6.1农药使用的负面效应12

6.2农药负面效应的形成原因18

6.3减少农药负面效应产生的途径20

第二章 农药使用的基本常识23

第一节 农药的概念23

第二节 农药的分类23

2.1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23

2.2按用途和作用方式分类23

第三节 农药的主要剂型27

3.1乳油27

3.2可湿性粉剂28

3.3水剂28

3.4可溶性粉剂、水溶剂28

3.5悬浮剂29

3.6水乳剂29

3.7微乳剂29

3.8粉剂29

3.9颗粒剂30

3.10超低容量喷雾剂30

3.11微胶囊剂30

3.12烟剂30

第四节 农药的使用方法31

4.1喷雾法31

4.2喷粉法32

4.3种苗处理法32

4.4毒谷、毒饵法32

4.5撒颗粒法32

4.6撒毒土法32

4.7土壤处理法33

4.8熏蒸法33

4.9烟熏法33

4.10涂抹法33

4.11泼浇法33

4.12诱杀法33

第五节 农药的科学选购与合理使用33

5.1农药的选购33

5.2农药的配制34

5.3农药的使用35

5.4施药后的处理39

第三章 农药的毒性评估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40

第一节 农药对高等动物毒性的表示方法及毒性分级40

1.1农药的急性毒性40

1.2农药的亚急性毒性40

1.3农药的慢性毒性40

第二节 农药的选择毒性41

第三节 农药对人体的危害41

3.1急性中毒作用41

3.2慢性中毒作用41

3.3对神经系统的作用41

3.4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41

3.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42

3.6对生殖机能的影响42

第四节 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42

第五节 农药的环境毒理42

5.1农药对饮用水源的污染43

5.2农药对水生生物的影响45

5.3农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46

5.4农药环境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7

第六节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50

6.1气相色谱技术50

6.2液相色谱技术51

6.3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51

6.4农药残留速测技术52

第四章 有害生物抗药性及综合治理54

第一节 害虫抗药性54

1.1昆虫抗药性的概念54

1.2害虫抗药性发展总体概况55

1.3我国农业害虫抗药性现状59

1.4昆虫的抗药性机理74

1.5害虫抗药性监测方法78

1.6害虫抗药性发展的影响因子84

1.7有害生物抗药性治理88

第二节 植物病原菌抗药性91

2.1病原菌抗药性的基本概念91

2.2植物病原菌对主要杀菌剂抗药性的发生概况92

2.3我国主要病害的抗药性发展概况94

2.4病原菌抗药性机制97

2.5病原菌抗药性监测的意义及技术99

2.6新杀菌剂的抗药性风险评估104

2.7影响病原菌抗药性群体形成的主要因子106

2.8杀菌剂抗药性治理策略107

第三节 杂草抗药性107

3.1与杂草抗药性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108

3.2全球杂草抗药性发展概况109

3.3我国杂草抗药性概况114

3.4抗药性杂草的作用机理116

3.5除草剂抗药性杂草的鉴定技术117

3.6影响抗药性杂草形成速度的因素123

3.7杂草抗药性治理126

应用篇 农药械的使用技术130

第一章 常用农药的特性与使用技术130

第一节 杀虫(螨)剂130

敌百虫130

敌敌畏131

杀螟硫磷134

倍硫磷135

二嗪磷137

乙酰甲胺磷139

三唑磷141

毒死蝉142

辛硫磷144

哒嗪硫磷146

喹硫磷148

马拉硫磷149

丙溴磷151

氯唑磷153

杀扑磷(速扑杀)154

稻丰散156

仲丁威157

异丙威158

速灭威160

丙硫克百威161

丁硫克百威163

灭多威165

硫双灭多威167

抗蚜威169

灭幼脲170

除虫脲171

伏虫脲173

氟虫脲174

氟铃脲175

氟啶脲177

虫酰肼178

氯氟氰菊酯179

溴氰菊酯181

氯氰菊酯184

氟氯氰菊酯186

高效氟氯氰菊酯188

联苯菊酯189

甲氰菊酯191

杀螟丹192

杀虫双194

杀虫单195

杀虫安197

噻嗪酮198

吡虫啉199

啶虫眯201

噻虫嗪202

阿维菌素204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206

盐206

苏云金杆菌207

氟虫腈208

硫丹210

虫螨腈212

茚虫威213

吡蚜酮214

绿颖215

第二节 杀菌剂216

代森锰锌216

甲基硫菌灵218

百菌清219

三唑酮221

异菌脲222

稻瘟净223

氢氧化铜225

多菌灵226

氟硅唑228

菌核净229

霜脲氰230

抑霉唑231

咪鲜胺232

咪鲜胺锰盐233

略菌酯234

丙环哇237

苯醚甲环唑239

亚胺哇240

苯甲&丙环唑242

井冈霉素243

春雷霉素245

多抗霉素B246

氟吗啉248

噻菌铜249

噻森铜250

第三节 除草剂251

喹禾灵251

精喹禾灵252

吡氟乙草灵254

高效氟吡甲禾灵255

氟草烟256

二氯吡啶酸258

草甘膦259

绿草定261

百草枯263

二氯喹啉酸264

苄嘧磺隆265

吡嘧磺隆266

乙草胺268

丙草胺269

丁草胺271

异丙甲草胺272

精异丙甲草胺274

五氟磺草胺275

氰氟草酯276

苄·丁278

苄·乙279

苄嘧·丙草胺280

苄·二氯281

苄嘧·禾草丹282

苄嘧·哌草丹283

苄嘧·二甲戊284

哑草·丁草胺285

第四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286

赤霉素286

芸苔素内酯288

烯效哇289

多效哇290

乙烯利292

复硝酚钠294

第五节 杀鼠剂296

磷化锌296

氟鼠灵297

杀鼠灵298

杀鼠醚300

敌鼠钠盐301

溴敌隆302

溴鼠灵303

第二章 农药喷洒技术的选择原理和常用喷雾器的使用技术305

第一节 农药喷洒技术的选择原理305

1.1靶标植物叶片的表面结构与药剂沉积分布的关系305

1.2靶标植物叶片形态与农药沉积分布的关系310

1.3植物株冠的形态特征与农药沉积分布的关系315

1.4喷洒农药需考虑的自然环境因素320

1.5根据施药人员的安全性要求选择322

第二节 手动喷雾器械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技术323

2.1背负压杆式喷雾器323

2.2单管式喷雾器324

2.3踏板式喷雾器325

2.4背负压缩式喷雾器325

2.5手动吹雾器325

第三节 轻型机动喷雾机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技术325

3.1机动背负式喷雾喷粉机326

3.2喷射式喷雾机327

第四节 离心式喷雾机及超低容量喷雾技术328

4.1电动离心式喷雾机结构组成329

4.2安全使用技术329

第五节 喷杆式喷雾机及使用技术330

5.1喷杆式喷雾机的种类330

5.2大田喷杆式喷雾机的工作原理330

5.3大田喷杆式喷雾机的使用技术331

第六节 果园送风式喷雾机及使用技术331

6.1果园风送式喷雾机的主要结构331

6.2果园风送式喷雾机的工作原理332

第三章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333

第一节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333

1.1水稻主要病虫草鼠害化学防治处方333

1.2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337

第二节 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处方339

2.1蔬菜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处方339

2.2蔬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391

第三节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400

3.1小麦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400

3.2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403

第四节 油菜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404

4.1油菜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处方404

4.2油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406

第五节 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408

5.1棉花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处方408

5.2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411

第六节 柑橘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413

6.1柑橘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处方413

6.2柑橘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419

第七节 茶树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426

7.1茶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处方426

7.2茶树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429

第八节 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431

8.1葡萄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处方431

8.2葡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435

试验篇 农药的药效试验及对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方法438

第一章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基本方法438

第一节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内容和要求438

1.1试验内容438

1.2试验基本要求438

1.3药效试验类型439

第二节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设计439

2.1试验设计原则439

2.2试验实施441

2.3试验设计方法442

2.4试验设计内容444

2.5试验设计中应避免的问题445

第三节 农药试验的施用技术446

3.1常用的农药施用方法446

3.2施药时间447

3.3农药剂量控制448

第四节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调查与记载449

4.1常见的病虫空间分布型449

4.2试验取样方法451

4.3抽样数确定452

4.4试验取样单位452

4.5常用的田间调查方法453

4.6调查记载的内容454

4.7试验报告的基本要求454

第五节 试验结果计算455

5.1杀虫剂药效试验结果计算455

5.2杀菌剂药效试验结果计算456

5.3除草剂药效试验结果分析457

5.4杀鼠剂药效试验结果计算457

5.5杀线虫剂药效试验结果计算457

5.6杀虫剂、杀菌剂及除草剂药害试验分级标准458

第二章 化学农药的生态环境安全性评价方法460

第一节 农药对生态环境安全影响的因素460

1.1农药的理化性质对生态环境安全影响的预测460

1.2农药环境行为特征对环境安全影响预测461

1.3农药施用方法对生态环境安全影响预测462

1.4农药对非靶标生物影响预测462

第二节 农药安全性评价指标与评价试验程序463

2.1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指标463

2.2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试验程序463

第三节 农药的环境安全性评价试验准则464

3.1环境行为特征评价试验准则464

3.2农药对非靶标生物毒性试验准则467

安全篇 农作物药害事故和生产性中毒事故及其预防472

第一章 农作物药害事故与预防472

第一节 药害的类型472

1.1按药害发生的速度和时间划分472

1.2按药害发生的作物划分473

1.3按药害症状的性质划分473

第二节 农作物常见的药害症状474

2.1农药进人作物体内的途径474

2.2药害的症状474

第三节 药害与病害症状的区别475

3.1斑点型药害与生理性病害的区别475

3.2黄化型药害与缺素黄化症的区别475

3.3畸形型药害与病毒病畸形症的区别476

3.4药害枯萎与侵染性病害枯萎症的区别476

3.5药害缓长与生理性病害的发僵和缺素症的区别476

3.6药害劣果与病害劣果的主要区别476

第四节 药害程度的调查方法476

第五节 药害的原因477

5.1药剂因素477

5.2作物因素479

5.3环境因素480

5.4人为因素480

第六节 农作物药害事故的预防482

6.1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应用原则482

6.2严格掌握农药使用技术482

6.3抓好施药后的避害措施483

6.4妥善保管农药483

第七节 药害的处置及补救483

7.1药害的处置483

7.2药害的补救措施484

第二章 农药中毒事故与预防486

第一节 农药中毒的类型486

1.1根据人体受损害程度划分486

1.2根据接触农药的场所划分486

1.3根据中毒症状反应速度划分486

第二节 农药中毒的途径、原因及症状487

2.1农药中毒的途径487

2.2人体吸收农药的途径489

2.3农药中毒的原因490

2.4农药中毒症状491

2.5农药中毒的诊断492

第三节 农药中毒的预防493

3.1生产性农药中毒的预防493

3.2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预防496

第四节 农药中毒的急救措施496

4.1急救的基本原则496

4.2急救的基本步骤和措施497

第五节 常用农药的中毒及急救治疗500

5.1常用杀虫剂的中毒及急救治疗500

5.2杀鼠剂的中毒及急救治疗509

5.3杀菌剂的中毒及急救治疗512

5.4除草剂的中毒及急救治疗516

法规篇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522

附录一 农药安全使用有关规定522

附录二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527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560

附录四 农药管理条例567

附录五 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574

附录六 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581

附录七 农药混配制剂的简化通用名称目录586

附录八 农药有效成分通用名称词头或关键词目录603

热门推荐